当前位置:首页>篮球>女篮

从亚洲杯看中国篮球:隐藏在成绩下的深层挑战

2025-07-20 21:20 来源:球迷比分

7月19日晚上十一点半,深圳市体育中心的工作间里,激烈讨论和键盘敲击声不绝于耳。

中国女篮对阵日本女篮的半决赛,已经结束了两个小时左右,面对突如其来的出局,媒体老师们一边复盘着比赛,一边着急地产出内容,同时讨论还要不要冒着台风留在深圳,看第二天的铜牌赛和决赛。

有人刷到宫鲁鸣指导几天前「希望日本队不要像下半场那样无能」的霸气言论,把笔记本电脑合上,摇头苦笑道:

「怎么说不好,非要用无能这个词吗?」

日本媒体们则都集中坐在工作间最边上的一张长桌上,看样子也是在快马加鞭地赶内容,想第一时间把喜悦传回日本。其中有个记者在自己的工作间隙,还会时不时瞟向中国媒体这边,手边还放了一碗刚泡好的面。

在半决赛中81-90不敌日本队之后,中国女篮101-66战胜韩国队获得季军,以一场大胜结束了这次的女篮亚洲杯征程。

图源:FIBA

显然,这样的成绩仍然远不及预期。就像深圳的台风,总是在人们刚松口气时就卷土重来一样,刚靠年轻人起了些势头的中国篮球,终究没经住大赛的考验,迎来了沉潜一刻。

阵中12名球员平均身高186厘米,绝大多数球员都有过超过大赛经验,再加上张子宇的无解尺寸,中国队的确拥有着亚洲杯级别最具统治力的硬件配置。

但我们必须知道的是,在去年之前,日本女篮已经连续统治了四届亚洲杯。因此赛前舆论中展现出的「手拿把掐」,在绝大程度上本身就是一种认知错位,这场失利更谈不上是爆冷。

在战胜新西兰晋级半决赛之后,日本女篮主教练盖恩斯便围绕与中国的对决发出了展望:「中国队将利用自己的尺寸,我们则会依靠速度和投射,所以就看谁能把对方带到自己的节奏里。」

言出法随。通过对于投射的把握程度,以及一整场的快节奏推进,贯彻小快灵特点的日本队,成功将中国女篮的「优势」打成了错位。首次被征召入队的19岁小将田中心,更是在第一节便以9中8,三分球5中5的表现,独自贡献了全队27分中的21分。

田中心 图源:FIBA

等中国队反应过来时,日本全队已经被田中心带动了起来,整场比赛,日本队三分线外34投16中,命中率高达47.1%,比小组赛阶段显著提升。

主教练宫鲁鸣赛后坦言,球队在针对日本队三分球的防守布置上存在不足,这也是双塔阵型在面对高机动、外线火力强队时的天然短板。

除此以外,心理层面的对比也不容忽视。

相较于主场作战、压力陡增的中国队,日本队显得更加冷静和自如,田中心赛后便提到:「教练一直强调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概念,相较于战术的大幅度调整,心理建设更是我们逆境爆发的关键。」

在田中心首节大爆发之后,后续的防守策略依然偏向轮转慢、协防迟疑,缺少有针对性的包夹和强度升级,眼睁睁看着日本队越投越顺,信心全开。

反观中国队,比赛下半场,张子宇站在篮下连续抢3个前场篮板放篮不进,当这样的情况在同一节里出现两次,尽管有犯规尺度的争议,但明显球员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

图源:微博@中国篮球之队

加上本场比赛中许多其他球员也有数次沮丧的肢体语言,可以看出,在主场观众、出线压力与日本队节奏的多重叠加下,年轻球员的心态起伏明显。作为一支正在经历「新老交替」的队伍,中国女篮在关键场次中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稳定性,也仍需加强。

而这样的情况下,局面一旦打不开,投篮不进、回防又慢的问题就会被层层放大,恶性循环。

某种程度上,这场比赛并不只是一场输球,更是一次系统暴露:中国队如何在拥有身高优势的同时,找到与国际潮流同步的节奏?如何在强调内线主导的同时,提升外线效率与空间意识?如何在关键比赛中做出果断、有效的战术调整?

这些问题,都不是靠一次暂停或一次喊话就能解决的。

从4月21日中国女篮在昆明海埂基地集结开始,到亚洲杯开打,仅有不到三个月的备战期。这支新组建的队伍,既面临核心球员李梦、李月汝缺阵的现实,也要快速完成新老交替、明确技战术体系和核心思路。

年轻球员的加入,让这支中国女篮拥有了未来可期的潜力,但同时也带来了经验与磨合上的不确定性。

尽管通过六场热身赛与三场小组赛,宫鲁鸣在尝试不同阵容组合与技战术打法,但除了确认张子宇进攻端的无解以外,如何处理联防时对于三分投射的覆盖能力?队友如何为张子宇创造更好的进攻环境?如何弥补双塔阵容的机动性?

这些一直是中国女篮没有完全解决,但在本届亚洲杯中却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其次,中国篮球长期存在的外线问题,依然未能有效改善。在世界女篮不断强调空间与效率的趋势下,中国队的三分球仍不够稳定——一场半决赛和两场小组赛中的三分命中率分别仅为26.09%、29.6%和19%。

这显然不是一个集训周期能够迅速解决的问题。为了提升投射,中国女篮在昆明集训期间还启动了「万次投篮计划」,即在4月21日到5月17日的高原训练中,每名队员在基础训练之外,需额外完成一万次定点投篮。宫鲁鸣指导在铜牌赛后表示,球员们训练都是用闲余时间完成的,非常刻苦。

意图明确、执行严格,但效果依然有限的话,那大概率就是两个问题,要么是方法之落后,要么是顽疾之深层。

亚洲杯本身的意义无需赘述。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放长远一些,放在2026年世界杯和2028年奥运会,甚至整个中国男女篮的发展上,那么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发现问题的时机。

在这趟征程中,中国女篮所有的战术构想、执行强度、心理韧性与结构性问题都被放大摆在了台面上,这固然让人沮丧,但提供了方向,也必须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被一个一个解决掉。

赛后,中国篮球名宿马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球场上的比分不仅是表现在胜负,而更多的体现是对篮球运动的理解程度......我们的竞技运动表面现象是国家队的成败,但其实更深层次是体现更多自我的认知和个性的表现。」

而在氪体看来,这种系统性差距最直接的解决方式,仍藏在「留洋」二字当中。不仅是球员层面,更包括教练、理疗师、视频分析师、甚至管理团队的多层次出海,要让尽量多的角色,以尽量多的方式,站到北美、欧洲等国际舞台上。

中国篮球的长期出路,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而是真正参与到世界级篮球语境中,去适应它,理解它,再反过来回应它。

图源:微博@中国篮球之队

当然,我们并不主张盲目照搬欧美模式。拥有张子宇这样的超级内线,中国女篮未来几年仍将在内线主导的战术体系中确立自身风格。但所谓的风格,从来不该是封闭、固化、对抗时代潮流的标签,而应是基于自身优势的同时,正视与国际篮球理念的脱节,并逐步去提升。

而现实的问题是,国家队在国际大赛的周期性备战,和球员日常职业化路径之间,始终存在错位和撕裂。

我们如何让更多球员在海外职业联赛中稳定地、持续地参与高水平竞争?如何让全球化的篮球资源,服务我们球员的成长?在女篮职业化持续蓬勃的今天,我们如何参与其中,并利用这样的蓬勃去反哺于中国女篮,甚至整个中国篮球生态的成长?

这都是比比赛本身更值得回答的问题。

日本一战的赛后发布会上,当有记者问起是否还想征战海外联赛时,本来冷静面对失利的韩旭短暂停顿后直接哽咽,并表示自己这两年留在国内备战大赛并不后悔,但未来有机会一定会去全力争取海外联赛的机会。

这背后既是她身披国家队战袍的责任,也是对更高竞技水准的执念,但在当下的背景中,这份执念并不总能得到充分回应。

本次亚洲杯,拥有技术特点的的田中心也收获了许多球迷的关注。在赛后被问到类似的问题时,尽管这位年仅19岁的日本小将表示还没想过出国打球,但一旁的日本队主教练盖恩斯却表示,早就开始帮她规划了。

这是一种职业化程度的体现:当一位年轻球员刚冒头,便有人能够开始从训练到发展路径,为她搭建上升通道。

根据日本篮球媒体Basketball Select记者铃木向氪体透露:「田中心目前在日本国内的关注度很高,大家都认为他或许能成为女版河村勇辉。日本国家队已经在和她所在的千叶县柏市ENEOS太阳花队合作,一起帮她持续进步,向更高舞台出发。」

「但与此同时,我们不会给她太多的压力,慢慢来。」铃木补充道。

现代体育背景下,一个球员的成长与发展,需要的绝不仅仅是努力和天赋,每一环都需要前瞻、专业、国际化的团队,去帮助球员打开视野并构建路径。

类似的理念,在刚刚被开拓者选中的杨瀚森身上就有所体现。

我们在之前便提到过,杨瀚森的参选之路之所以能够如此出彩,离不开一套职业化参选体系的接入,以及国内外经纪团队的给予小杨的规划。

图源:开拓者社媒

不仅如此,在刚刚结束的夏季联赛中,杨瀚森打出了不俗表现,但依然暴露出语言、体能、力量等方面的问题,但由于男篮国家队即将征战亚洲杯,他不得不提前离队归国。

值得一提的是,刚刚获得双向合同的河村勇辉,将不会随日本队出征亚洲杯。对于刚跨出关键一步的年轻球员们来说,到底什么才是更好的选择?值得我们思考。

众所周知,李月汝很早便已经确定缺席本届亚洲杯,跟随WNBA达拉斯飞翼征战常规赛。

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李月汝这次亚洲杯回来的话,球队能力或许会提升,但长期来看,这对她个人能力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却可能是更有利的决定。

换个角度,为了这种长期的正确,我们或许就必须接受如今球队能力不够稳定,最后成绩不及预期的可能。

视线回到职业赛场上。

本赛季WNBA全明星周末刚刚落幕,WNBA球员和联盟之间正处于新一轮集体谈判的关键时刻,试图提升薪资上限与商业开发能力,构建一个更具吸引力的职业环境。

国内来看,目前WCBA中年薪超过150万元人民币的本土球员至少有十人,这远超中国球员征战海外(包括WNBA在内)能拿到的薪资。在这样的差距面前,选择回国打球、获得更高收入与稳定生活,似乎成了大多数中国球员合情合理的决定。

但这种选择也正在成为她们个人技术停滞的隐性推手。

事实上,WCBA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断被摆上台面,越来越多俱乐部通过囤积国手、快速补强阵容,以期在短期内实现成绩突破,压缩了球员发展的空间,也导致了整体的竞争环境畸形。中国女篮主帅宫鲁鸣也就曾在一次赛后,用「有点不太好说」来形容WCBA的竞技水平。

因此,当世界女子篮球正在迈向职业化的下一个拐点,中国篮球更应在参与其中,与反哺自身之间,建立起一套良性的运转机制。

国家队从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需要由下而上的正向发展,取决于整个联赛的结构合理性、球员成长路径的科学性、以及职业生态的开放度。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无法提供足够多元、充满挑战的国内环境,无法构建与世界高水平联赛对接的系统支持,或许就很难持续培育出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球员与教练都是如此。

唯有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中国女篮的未来,才能不仅仅系于「张子宇」们的出现。

体育产业生态圈

相关推荐
中国首次获得U19女篮世界杯主办权

中国首次获得U19女篮世界杯主办权

国际篮联于20日正式宣布,2027年国际篮联U19女篮世界杯,将于2027年7月17日至25日在中国成都举办。这是该项赛事首次来到中国,标志着中国篮球赛事承办能力再次获得国际认可。 成都作为赛事举办地,拥有丰富的国际大赛经验。此前,成都已成功举办2023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24年首届国际篮联亚洲女子篮球联赛,以及即将举办的2025年世界运动会。这些赛事的顺利举行,为成都积累了宝贵的组织与运营经验。 国际篮联秘书长安德里亚·扎格里斯表示:“随着女子篮球在全球范围内的热度不断攀升
2025-10-20 22:47
李月汝宣布缺席全运会,全力备战女篮世预赛

李月汝宣布缺席全运会,全力备战女篮世预赛

中国女篮内线核心李月汝近日通过个人社交媒体正式对外宣布了一则重要决定她将不会代表地方队出战即将到来的全运会赛事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篮球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对于李月汝的这一决定广大球迷在表示理解与支持的同时也不免感到些许遗憾毕竟作为国内最具实力的中锋之一她的缺席无疑会使全运会的篮球赛场缺少一抹亮色然而李月汝的官宣并非意味着她将远离赛场恰恰相反她做出这一选择是为了一个更为重要的目标即将到来的国际篮联女子篮球世界杯预选赛 李月汝在声明中坦诚地表达了她的考量她表示经过与教练组及地方队管理层的深
2025-10-20 22:47
广东女篮争冠之路迎来新挑战

广东女篮争冠之路迎来新挑战

中国女篮传来重磅消息,内线核心李月汝通过官方渠道宣布,因身体原因将缺席后续的重要赛事。这一决定迅速在篮球界引起广泛关注。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国女篮主教练郑薇指导在接受采访时态度坚决地表示,球队的目标不会因任何困难而改变,全队必须团结一心,克服困难,全力冲击冠军。这番掷地有声的表态,被外界解读为在关键时刻对全队的鞭策与激励。 在李月汝缺阵的情况下,广东女篮作为国内女子篮坛的劲旅,迅速调整了战略部署。俱乐部管理层和教练组一致表示,球队将更加依靠整体力量,挖掘内部潜力。其他队员需要在攻防两端
2025-10-20 22:47
李月汝确认因伤缺席第十五届全运会

李月汝确认因伤缺席第十五届全运会

10月20日,篮球运动员李月汝通过社交平台宣布,因伤病恢复进度与身体状态尚未达到理想水平,加上明年一月将参加超三联赛、三月还有国家队世界杯预选赛等重要赛事,她决定退出本届全运会比赛,以争取更充足的恢复时间。此前,李月汝的名字曾出现在广东女篮的全运会报名名单中。 李月汝透露,尽管今年在WNBA期间左膝再次受伤,她仍对全运会抱有期待,原计划于本月中旬归队训练并参赛。然而,由于恢复情况未达预期,医生建议她现阶段不宜强行复出,否则再次受伤的风险较高,可能影响后续所有比赛安排。 面对是否参赛的
2025-10-20 22:03
中国迎U19女篮世界杯,推动篮球运动发展

中国迎U19女篮世界杯,推动篮球运动发展

2027年国际篮联U19女篮世界杯将在中国成都举办,比赛时间为2027年7月17日至25日。这是该项世界青年女子篮球顶级赛事首次来到中国,标志着中国篮球赛事承办能力再次获得国际认可。 成都作为赛事举办城市,近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大型国际活动经验。此前,成都已成功举办2023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并将承办2024年首届国际篮联亚洲女子篮球联赛,以及2025年世界运动会。这些赛事的顺利举行,为成都迎接2027年U19女篮世界杯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际篮联秘书长安德里亚·扎格里斯表示,随着女子
2025-10-20 21:00
李月汝WNBA伤情加重,全运会无奈缺席

李月汝WNBA伤情加重,全运会无奈缺席

10月20日,李月汝通过公告向广大球迷致歉,宣布因伤病原因,不得不退出本次全运会的比赛。她表示,尽管今年在WNBA期间左膝同侧再次受伤,但她始终对全运会抱有很高期望,并计划在月中归队参加训练和比赛。医生们也一直跟进她的康复情况,但由于恢复进度和状态未达最佳标准,医生建议她现阶段不宜强行参赛,否则再次受伤的风险较大,可能影响后续所有赛事。 面对这一重大抉择,李月汝坦言心情复杂。一方面,她非常期待在全运赛场上与国内球迷重逢,与广东队友们并肩冲击冠军。另一方面,她即将在一月参加超三联赛,三
2025-10-20 20:04
李梦迎来幸福时刻,双喜临门好消息全揭秘!

李梦迎来幸福时刻,双喜临门好消息全揭秘!

李梦喜获好消息双喜临门幸福满满 近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知名运动员李梦迎来了个人生涯中的双重喜讯这不仅是对她长期努力的肯定更是她幸福生活的新起点 在职业领域李梦一直以坚韧不拔的精神闻名于赛场她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和专注投入终于结出硕果此次她成功获得了一项重要荣誉这项荣誉不仅代表着专业领域的认可更象征着她在团队中的核心地位李梦的出色表现赢得了教练与队友的一致赞誉许多观众也通过比赛见证了她的成长与突破这份好消息无疑为她的职业生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与此同时李梦的个人生活也迎来了喜讯她与
2025-10-20 19:51
李梦双喜临门:赛场夺冠与换新手机庆祝

李梦双喜临门:赛场夺冠与换新手机庆祝

10月19日下午,中国女篮核心球员李梦迎来双喜临门的好消息。在前一晚结束的2025年全国女篮锦标赛决赛中,四川女篮战胜江苏女篮,成功实现四连冠。虽然李梦在决赛中仅替补出场5分钟,贡献1次助攻,但她依然为球队的胜利感到由衷喜悦。 四川女篮此次夺冠,离不开韩旭、李梦、王思雨三位核心球员的默契配合与整体实力。尽管李梦在本届赛事中出场时间有限,小组赛仅出战两场,未参与四分之一决赛和半决赛,但她始终以积极心态面对,在夺冠时刻展现出灿烂笑容。 赛后,李梦在社交平台分享了八张与队友的欢乐合影。照片
2025-10-20 18:21
四川女篮四连冠背后,李梦状态起伏真相曝光

四川女篮四连冠背后,李梦状态起伏真相曝光

在昨晚的全国女篮锦标赛决赛中,四川女篮凭借整体实力和关键球员的出色发挥,以95比73大胜江苏队,成功夺得冠军,并实现四连冠的辉煌成就。比赛中,四川队在下半场全面发力,牢牢掌控局势,最终毫无悬念地捧起奖杯。 本场比赛,韩旭成为球队最大功臣,她全场砍下26分,为胜利奠定坚实基础。王思雨和高颂也表现抢眼,各自贡献16分,三人合力帮助四川队锁定胜局。然而,作为球队核心的李梦,此役状态明显不佳。她仅出场不到6分钟,出手1次,没有得分和篮板,只送出1次助攻,引发球迷关注。 据了解,李梦近期受到感
2025-10-20 18:12
李梦加盟四川女篮后前景如何发展?

李梦加盟四川女篮后前景如何发展?

中国女篮成功夺冠并登上领奖台,但外界更关注的,是李梦的表现。决赛中,她仅出场6分钟,虽助攻唐子婷投进一记三分球,自己却一分未得。下半场李梦未再登场,全场数据定格在0分、1次助攻、2次失误,正负值为-12,全队最低,未能达到预期。 尽管李梦伤愈复出,显示身体状况有所恢复,但作为队内最高薪球员,她的表现仍不尽如人意。据了解,李梦在四川女篮的年薪为税后500万元人民币,约合税前871万元,压力与期待并存。 与此同时,年轻球员贾赛琪表现抢眼。23岁的她在决赛中贡献11分、3篮板和3助攻,已具
2025-10-20 18:12